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经验;
方法:自2003年至2006年将符合199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血栓性浅静脉炎诊断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点滴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加上口服中药、中药外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治愈72%,显效28%,愈显率100%;对照组治愈48%,显效52%,虽然两组愈显率均为100%,但治疗组治愈率和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治疗组的时间明显缩短。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脉痹、青蛇毒、恶脉、青蛇鞭等范畴。男女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临床特点: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索条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临床上血栓性浅静脉炎多见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现将我科2003至2006年治疗的50例患者情况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治疗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最大为73岁,最小为23岁,平均年龄为45岁;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9例,年龄最大为72岁,最小为28岁,平均年龄为48岁。其中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39例,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6例,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5例。肢体血栓性浅静脉炎有同侧下肢静脉曲张者31例。伴有深部静脉血栓的5例。病史最长达两年,最短两天。
2、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血栓性浅静脉诊断标准。
3、治疗方法:对照组:输用红花、血塞通,尿激酶,10-14天为一疗程;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同时口服特色中药“脉痹饮”每日1剂,中药湿热敷每日2次。
4、疗效判定:痊愈为局部红肿热痛及条索状物完全消失,组织恢复正常,1年内无复发;显效为肿痛消失,条索状物尚未完全吸收。
5、治疗结果:对照组: 痊愈12例, 显效13例;治疗组: 痊愈18例,显效7例。
讨论:血栓性浅静脉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治疗以抗凝、活血、抗炎治疗为主,短期效果不明显,治疗时间较长。笔者采用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的红花、血塞通作引导,结合尿激酶的溶栓促纤溶作用治疗血栓性静脉炎,不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消除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而且同时抑制了部分患者条索样变的发生。据本人观察临床就诊患者多数是处于急性期,在临床上多具备红、肿、热、痛的特点,中医辨证属湿热型,在此阶段的治疗对于病程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急性期治疗越早越好,红、肿、热、痛消失的越早治愈率越高,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拟定了口服药物、外用中药的配方。
口服药脉痹饮:以活血化淤、利湿清热、抗炎消肿为原则,其中以当归、川芎、生地、赤芍、丹皮等凉血活血、化瘀通络、改善微循环为主,以苦参、萆薢、黄芩去湿消肿,佐以川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直达病所,肉桂温经通脉且有防寒凉暖胃之功,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抑制血栓生长、抗炎消肿的作用。经过动物(小白鼠)进行脉痹饮的药理及急性毒理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具有抑制、延缓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具有明显抑制异物致炎、致肿的作用,并未发现毒性反应。本方加上雷公藤,药理研究其有抗炎、解除血液聚集性、降低血液粘滞性及凝固性、抗凝、改善微循环及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
外用药物:以消肿、抗炎、止痛为原则的自拟处方,其中以透骨草为引透药入皮;生马钱子、栀子、芙蓉叶、黄柏、大黄干粉、白花蛇舌草等苦寒清热、解毒消肿,生马钱子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白花蛇舌草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强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细辛防止苦寒太过,具辛温走窜之性,助透骨草透皮引经。另外以甘油硫酸镁乳剂调和药物,可防止药物散乱流失,增强消炎止痛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增加中药治疗后明显提高了治愈率,两组有明显的差异,明显缩短了消除临床症状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