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喻某,男,27岁,河北省固安县人。主因“右下肢肿胀、疼痛1个半月”。
2011年2月9日,以“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收入石家庄长城医院血管血栓科病区住院治疗。
病程病史:
3年前,开始经常出现口腔溃疡,溃疡面较大且反复发作。 近2年来,双下肢小腿皮肤反复出现结节性红斑,有触痛,结节性红斑3~4天后可自行消退,并留有褐色色素沉着。 1个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皮肤散在红斑,有触痛,局部皮温升高。继之,出现右下肢粗肿、疼痛,不能行走。患者无咳嗽、咳痰、咳血;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患者于第二天到涿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经下肢静脉血管彩超检查发现: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即住院治疗,10天后,右下肢肿胀、疼痛症状减轻出院。但出院后,右下肢活动后仍感肿胀不适。
为求进一步治疗,慕名来我院住院治疗。
入院查体:
右下肢粗肿,右踝部内侧饱满,颜色发红,双下肢小腿皮肤可见散在的花生米大小的浅褐色色素沉着,无触痛。
右足背近踝部有一2.5×3cm大小的红斑,略高出于皮肤,皮肤温度稍高,无触痛,双下肢无指凹性水肿,双下肢无色素沉着及皮肤溃疡。霍曼征阴性、尼霍夫征为阴性。
双下肢周径测量:
膝上20cm处左下肢40cm、右下肢40.5cm;
膝下15cm处左下肢31cm、右下肢33.5cm。
血管彩超检查:
右侧股浅中下段及腘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诊断:
血管血栓病治疗专家雷小明教授,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结合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考虑:
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因白塞氏病血管炎所致。
临床治疗:
根据雷小明教授的诊断辨证论治,为患者制定了系统、规范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经过抗炎、抗免疫、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疗法的综合治疗。
1周后,症状明显改善,活动后下肢轻微不适;
2周后,右下肢肿胀消失;
4周,复查下肢血管彩超显示,右下肢深静脉再通良好。
患者继续治疗5周后,出院巩固治疗。
专家点评:
1、白塞氏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血管炎症,因其多侵犯细小血管,发病部位多为皮肤、口腔、生殖器 、眼、关节等。
2、白塞氏病的临床表现以眼睛虹膜睫状体炎、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三联征为特点。当血管炎症病变侵犯大血管时,病情较重,称为“白塞氏病血管炎”,又称“血管型白塞氏病”或“血管型白塞氏综合症”。
3、白塞氏病血管炎主要为动、静脉闭塞和动脉瘤,或三者并存。可侵犯心、脑、腹腔和四肢血管 ,以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最多见,具有复发性。下肢深静脉、上下腔静脉、甚至肝静脉均可发生急性血栓。动脉栓塞症可发生于主动脉下端和四肢动脉,还有椎动脉阻塞的报告。动脉瘤以主动脉和四肢动脉多发 ,内脏动脉也有发生。
目前,很多医院对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较为粗糙,对患者病情不能给予充分分析,也有不少临床医生对于一些引发血管病的原发病认识不足,以致诊断不明确,临床治疗欠缺,延长了患者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