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期:
通常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急性期和后遗症期。
(一)、急性期
发病后3~4周,在此期间,血栓容易脱落,除有肢体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临床表现外,有时还可以并发肺栓塞,表现为胸闷、胸痛、咯血、发热等;严重肺栓塞,可发生急性右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休克、猝死等。
(二)、后遗症期
后遗症期,也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指深静脉血栓形成再通后,静脉瓣膜破坏,静脉血液呈逆流,导致远端静脉高压和淤血等临床症状。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沉重及疲劳感,活动后加重或朝轻暮重等表现;
后遗症期临床表现有:
1、下肢慢性溃疡
发生在营养障碍性病变:皮肤色素沉着、纤维化硬化的基础之上,常位于小腿下1/3处的内侧或外侧,经久不愈。
溃疡的边缘不规则且光滑,有白色的新生表皮,溃疡基底通常为粉色,有颗粒样组织,表面或附有黄色分泌物,溃疡周围的皮肤具有皮肤损害即水肿、色素沉着、硬化、皮炎、皮肤纤维化、静脉曲张等。
这种溃疡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严重地影响了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或需要截肢治疗。
2、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期,由于静脉功能不全,静脉回流障碍,长期瘀滞,可出现静脉曲张,从静脉怒张到静脉曲张,以及皮肤微血管怒张,呈广泛性下肢静脉曲张。以小腿分支静脉和小静脉曲张为主,常见小隐静脉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瘀积性皮炎
由于下肢血液长期瘀滞,可发生小腿湿疹样皮炎,又称瘀血性皮炎。
皮肤瘙痒,糜烂、渗液、因局部抵抗力低,易引起感染,而形成小腿慢性溃疡。
4、皮肤色素沉着
皮肤色素沉着常位于小腿的中下2/3部位,小腿上端很少见。
初起色素沉着为斑片状,逐渐扩展加重,呈广泛性淡褐色、棕褐色,皮肤、皮下组织纤维硬化,坚韧紧硬,如“皮革”状(瘀结),出现下肢营养障碍性病变。
5、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深静脉、交通支静脉瓣膜被破坏,血液由深静脉倒流入浅静脉。股浅静脉受血柱重力作用最大,瓣膜受累几率较多;股深静脉因解剖关系受血柱重力较小,受损害的几率较低。
6、下肢淋巴水肿
由于下肢深静脉阻塞,血液回流障碍,局部组织淤血,张力增高,影响淋巴回流,可发生淋巴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期,皮肤淤血、缺氧,患肢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如丹毒、急性蜂窝织炎等反复发作,以致发生淋巴管阻塞或破坏,远端淋巴液回流发生障碍,组织间隙淋巴液异常增多,形成淋巴水肿。
7、下肢继发感染
下肢长期处于瘀血状态,局部抵抗力降低,轻微的皮肤损伤,很容易继发蜂窝织炎、丹毒等疾病。
最常见的是小腿慢性炎症,出现发红灼热疼痛硬块(慢性瘀血炎症),不发热。临床上常见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常继发丹毒反复发作,高热39°C~41°C,患部粗厚、硬韧,形成象皮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象皮肿(慢性瘀血重症),治疗相当困难。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型:
临床上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中央型、周围型、混合型。
(一)周围型
是指腘静脉以下的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小腿肌肉静脉丛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1、小腿肌肉静脉丛静脉血栓形成:
是指血栓局限于小腿肌肉静脉窦内。
因为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不影响小腿血液回流,所以临床表现较隐匿,常被忽略。患者只是感觉小腿后肌群有肿胀感,小腿肌群中可有深压痛,Homans征阳性。若病情进展,可累及小腿主干静脉。
2、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是指局限在小腿部位的深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包括腘静脉、胫静脉和腓静脉。
其中一部分是由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蔓延而至,一部分是突然发病。
其临床特点是:
突感小腿如被敲击,出现剧痛,行走时症状加重,患肢足部不能着地平踏,踝部明显水肿,踝周正常凹陷消失。
若腘静脉血栓形成,则小腿肿胀明显,腘窝可有压痛。
胫、腓静脉血栓形成,肿胀仅局限于踝关节周围。
(二)中央型
是指髂总静脉、髂外静脉、髂内静脉及股总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发病急、症状重,患者多表现为先有腹股沟区明显胀痛和下肢广泛性疼痛,随后于腹股沟以下肢体迅速出现广泛性粗肿、浅静脉怒张和毛细血管扩张;可伴有发热、皮肤暗红,皮温高,股三角区及沿股静脉走行区明显压痛,股内侧可触及长条状肿物。
(三)混合型
是指周围型的静脉血栓形成向上发展至髂-股静脉,或由髂-股静脉向远段静脉蔓延,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
临床表现:
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周围型静脉血栓向上扩展至髂-股静脉,或由髂-股静脉血栓向远端静脉蔓延,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使下肢深静脉完全或几乎完全处于阻塞状态,造成严重的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患肢广泛粗肿、胀痛。患肢张力增高但浅静脉扩张不明显,小腿凹陷性水肿显著,腓肠肌饱满、紧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