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因素的探讨
来源:石家庄长城医院 点击次数:
深
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血液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下肢,为临床常见疾病。19世纪初,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提出的血液高凝、血流滞缓和血管壁损伤已被公认是导致深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发病因素。但随着本病发病率的增高,通过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许多因素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
1、年龄:一般而言,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年龄超过60岁时,发病率急剧增加。年龄作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广泛认同。White报道15岁以下人群DVT年发病率仅为5/10万,而80岁以上老年人DVT年发病率为450~600/10万。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内膜受损增多,产生的促凝物质增多,凝血-纤溶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增高,这些均与血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2、性别:Stein等研究报道,50岁之前女性DVT的发病率低于男性。尽管长期以来认为口服避孕药及雌激素替代治疗与DVT的发生有关,但众多学者通过研究认为男女间DVT总的发生率相近。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否与性别有关,目前还存在分歧。
3、发病部位:传统的理论认为,由于左侧髂总静脉的行径较长,约2/3的人群在解剖上左侧髂总静脉受右侧髂总动脉的压迫,又有后面的腰骶椎向前推压,造成远端静脉回流受阻,因此深静脉血栓形成易发生于下肢,且以左侧多见。
4、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病率已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重视。术后DVT的发病率与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种类、手术部位、持续时间及出血量的多少等有关。国内报道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30%~50%,髋部、股骨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为15%~30%。术前麻醉、术后卧床休息可是静脉流速缓慢,血液淤滞;术中的创伤使得血小板发生反应性改变,具有强烈抗凝作用的蛋白C减少,血液凝固性增高,这些原因使得手术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5、创伤:无论严重的创伤还是轻微的创伤,都是DVT的诱发因素,头颅损伤、脊柱损伤、骨盆骨折特别是下肢的损伤具有高度的致栓危险。创伤除直接造成组织破坏和血管壁的损伤外,失血缺氧作为应激原可激活凝血系统,并且创伤后的制动和长期卧床使得血流滞缓,这些因素均有利于血栓形成。
6、制动:除了手术后的卧床,骨折后的石膏托外固定、瘫痪以及长途旅行引发的“经济舱综合症”、上网久坐等因素均可提高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长时间的制动使得肢体肌肉泵的作用丧失,影响血液回流,静脉内血流处于低剪切速率和低流状态,增加了血液粘稠度,血流淤滞使堆积的凝血因子激活凝血系统,促使血栓形成。
7、恶性肿瘤: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又一独立危险因素。据国外的统计数据,恶性肿瘤病人中有15%发生DVT,临床上癌症患者以DVT为首发症状这并非罕见。恶性肿瘤致血栓的机制可能包括:肿瘤组织的机械性压迫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流滞缓;机体对癌肿产生应激反应;肿瘤细胞表达和分泌某些促凝物质及纤溶活性抑制物,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恶性肿瘤行手术、化疗及放疗等产生的细胞毒素、肿瘤细胞溶解、中心静脉置管损伤血管壁等均是导致DVT的危险因素。
8、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a含量:血栓素A2(TXA2)和前列腺环素(PGI2)是花生四烯酸环氧化酶代谢途径的代谢产物,是一大类具有强烈生物效应的血管活性物质。TXA2和PGI2的生理活性相反。TXA2是一种强烈的促进血管收缩和血小板粘附聚集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促进凝血和血栓形成,并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PGI2是最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并有扩张血管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正常生理状态下,TXA2和PGI2处于平衡状态,共同调节血管张力及血小板功能,防止血栓形成,二者的失衡认为也是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9、其他因素:据文献报道,妊娠期和产褥期、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替代治疗也是DVT常见的发病因素。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既往VTE病史、中心静脉插管,吸烟、肥胖、高脂血症、感染、伴有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肾病综合症、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合并前静脉曲张、血栓性浅静脉炎、白塞氏血管炎等周围血管疾病。除此,研究还发现遗传性危险因素,血浆中某些抗凝物质的先天性缺乏或功能缺陷、纤溶物质的先天性异常、纤溶抑制物的增多或活化物释放障碍等,都可引发血液的高凝状态。凡是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家族史、在不常见的部位形成血栓、不明原因反复出现血栓及青少年的血栓形成患者,应高度怀疑具有DVT的遗传性危险因素。
- 请专家帮忙--
- --请输入正确的信息,便于及时指导患者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