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
来源:石家庄长城医院 点击次数:
骨折术后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目前已经是骨科术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骨折术后患者长时间被动体位、疼痛、创伤等使静脉回流缓慢,故易发生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
因此,骨折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 临床预防和护理应全面、细致,现分述如下。
1、全面评估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与年龄、吸烟、体重、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患者入院后通过收集资料,结合血常规、凝血四项、出凝血时间等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危险度,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2、健康教育: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性,介绍戒烟及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早期活动方法,嘱病人多饮水,进食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
3、病情观察: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小腿腓肠肌部位有持续胀痛,压迫小腿腓肠肌的两侧或将足向背侧屈曲时,疼痛更明显,足背及踝部常有水肿。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整个患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和浅静脉扩张。所以,对骨折术后高危患者,应密切观察有无肢体肿胀、皮肤颜色改变、浅静脉充盈和肌肉压痛,重视患者主诉,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4、术后体位:将病人患肢抬高30度,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如果为使膝关节屈曲习惯在腘窝垫硬垫,或为抬高下肢单独在小腿下垫枕,都是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的因素。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在患肢大腿下垫枕,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15度,患肢外展30度,穿防旋鞋。
5、早期活动:术后足踝活动有益于下肢静脉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足踝主动环转运动对股静脉血流的促进作用最强,因此应鼓励病人早期进行活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活动方法:在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前,可采用向心性按摩双下肢、足踝被动环转运动等被动运动。在麻醉作用消失后,指导患者尽早做足踝主动环转运动20次/分、2分/次、1次/2小时。对于疼痛影响活动的患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CPM机做关节的被动运动,运动强度从小到大、关节屈曲角度从小到大,不能大于90度。
6、药物预防:①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定时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②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可以扩张血容量,降低血液粘滞度。③纠正脱水,保持足够的血容量,防止血液浓缩,粘滞性增强。
7、出院指导:有部分患者在出院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此要加强出院后患者的指导工作。饮食上要低脂、高纤维素,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预防药物改为口服,并坚持服用。坚持下肢功能锻炼,,观察下肢皮肤色泽、温度,有无肿胀、疼痛,发现异常立即到医院检查。
总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折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生命。通过对术后患者全面评估,早期活动、药物预防、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住院费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请专家帮忙--
- --请输入正确的信息,便于及时指导患者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