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是在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下,血液于静脉腔内凝结并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曲张等临床症状。
石家庄长城医院采用以中药脉痹饮为主、结合静点小剂量溶栓药物的慢性溶栓疗法治疗陈旧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目前又成功使一例19年下肢陈旧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完全再通,现报道如下:
患者许某,女,49岁,邢台市平乡县人。
2005年6月15日,主因左下肢肿胀19年,门诊以“左下肢陈旧性深静脉血栓”收入院。
患者于19年前在本地县医院“剖宫产手术”后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经检查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脉通等药物输液治疗15天,疼痛消失、肿胀减轻,但活动后仍自觉左下肢酸胀无力,休息后症状可减轻,因无法正常工作而病退在家。此后患者也曾去过多家医院诊治,均告知患者血栓无法再通已无治疗意义,从此停止治疗。
1年前,患者出现左下肢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自服“静脉灵”等药物但治疗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石 家 庄 长 城 医 院。
入院时查体:
体温36 ℃ 、脉搏89次/分、呼吸18次/分 、血压150/80mmHg,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
心、肺、肝、脾未见明显异常,
下腹部可见长约15厘米的手术疤痕,
左下肢指凹性水肿明显,足靴区皮肤颜色呈紫红色,
双下肢周径膝上20厘米处:左52厘米、右49.5厘米;膝下15厘米处:左42厘米,右37.5厘米。
双侧胫前、胫后动脉搏动良好,皮温可。
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显示:
左侧股总、腘静脉中段血栓形成(完全闭塞),
左侧股浅静脉附壁血栓形成,
左侧腘静脉上、下段瓣膜功能不全伴中度返流。
明确诊断:
1、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股总腘静脉中段完全闭塞、股浅静脉附壁血栓形成、腘静脉上、下段瓣膜功能不全伴中度返流),
2、瘀血性皮炎。
临床治疗:
给予中药“脉痹饮”150毫升/袋,每次1袋/ 日2次,配合静脉点滴尿激酶10万单位/日1次,口服怡开240单位/日3次,西之达10毫克/晚1次。
经过治疗1周,患者自觉症状减轻;两周后,肿胀症状及指凹性水肿消失;
3周后复查左下肢静脉彩超显示:左侧股总静脉血流充盈欠佳,左侧股浅静脉血流充盈可,左侧腘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中度返流。
继续巩固治疗3周,复查结果示:左侧股总、股浅、腘静脉充盈可,无返流 。左下肢足靴区皮肤颜色较前明显变浅,双下肢周径膝上20厘米处:左50.5厘米、右49.5厘米;膝下15厘米处:左38厘米,右37.5厘米。
2005年7月28日患者恢复健康出院。
为防血栓复发,出院加用华法林口服并继续服用脉痹饮巩固疗效。
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中医学“脉痹”“肿胀”“血瘀”等范畴。
主为机体受外界风寒湿及外力、手术所伤,或妊娩,久病久卧而伤气伤阴,气伤则血行不畅,阴伤则血虚血瘀,虚瘀则凝,血液凝结于脉而不流,气血瘀滞则痛,脉道阻塞则肿。
由于多数患者进院时并未及时诊断为深静脉血栓或因各种原因延误了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机,而静脉血栓3天后开始机化,病程大于一个月即为陈旧性血栓,传统溶栓方案则效果较差,再通率低,并且静脉管腔内充满了由纤维素、白细胞和成层的血小板,组成致密的白色血栓以及混有红细胞的混合性血栓,血栓与静脉壁之间紧密相连,因此,陈旧性静脉血栓治疗难度很大,在过去认为,陈旧性血栓几乎是不可能再通的。
我院以脉痹饮为主结合静点小剂量溶栓、抗凝药物的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疗法,已经成功再通深静脉血栓患者数千例,有效率达96%以上,且治疗效果与血栓形成的时间多数无明显直接关系,部分再通患者可不留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后遗症。
脉痹饮活血通络,利脉消肿,凉血去湿、引导并协同溶栓、抗凝药物缓慢地溶解表面血栓,逐渐渗入血栓内部,使血栓形成腔隙,慢慢融解,避免血栓脱落,促进血栓再管化,从而达到彻底溶栓的目的。
脉痹饮经药效学试验和毒性试验证实,具有极强的抗血栓形成及抗炎消肿修复血管内膜的作用,且毒性很小。本例患者再次验证了脉痹饮的显著疗效。以事实证明,陈旧性深静脉血栓通过合理、全程的治疗,仍然可以完全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