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疗法让静脉血栓再通糖尿病得到控制
来源:石家庄长城医院 点击次数:
编者按:大家都知道,胰岛素是胰腺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唯一能够降低体内血糖浓度的一种激素,采用人工合成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是目前常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糖尿病患者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后,自身会产生抗胰岛素抗体导致胰岛素抵抗形成,糖尿病患者即便控制饮食,胰岛素的用量也会越来越大,因此临床还需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协同治疗。我们近期诊治的一位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疗法治疗深
静脉血栓的同时,发现该患者的血糖也明显得到了控制,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后血糖依旧平稳,特报道如下。
甘肃省患者杨先生。
2011年6月19日,发现右下肢活动后憋胀,按压小腿有指凹性水肿,就诊于青海省中医院查血管彩超显示“右股静脉血栓形成”,经查自身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阴性(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后,给予相关药物溶栓治疗13天后出院。出院后患者仍有右下肢活动后憋胀等症状。
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诊至石家庄长城医院血管血栓科。
2010年9月在当地被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目前应用胰岛素(诺和锐)早14单位、晚14单位/餐前皮下注射(28单位/天)。
专科检查:
右下肢胫前指凹性水肿明显,小腿皮肤颜色正常,未见明显浅静脉充盈,皮温不高。
双下肢腓肠肌挤压痛、霍曼征均阴性;
双下肢膝上20cm处大腿周径左侧47.5cm、右侧49.5cm ,膝下15cm处小腿周径左侧37cm、右侧38.5cm。
下肢血管彩超显示:
右侧髂静脉、股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治疗:
根据患者右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具体病情,给予以特色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疗法规范溶栓、抗凝、促纤溶等综合治疗。
为确保患者在治疗静脉血栓的同时控制好血糖指标,入院时为患者严查24小时内七段血糖指标(单位mmol/L:早餐前5.5,早餐后2小时8.1,午餐前5.0,午餐后2小时7.0,晚餐前6.5,晚餐后2小时6.9,夜间5.6)。根据检查结果考虑患者夜间血糖偏低,晚餐前胰岛素减量2单位。经治疗一周后,复查血糖发现各时间段血糖均有下降(早餐前5.5,早餐后2小时7.1,午餐前4.5,午餐后2小时6.0,晚餐前5.5,晚餐后2小时5.6,夜间4.6),为防止患者出现低血糖,再次将胰岛素早晚用量各减2单位。一周后再次复查发现血糖仍偏低(最低3.9),再次调整胰岛素用量至早6单位,晚4单位。
住院第四周,胰岛素用量经过调整后,患者在饮食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复查血糖,各时间段血糖指标控制平稳无回升;
复查下肢血管彩超显示:右侧股静脉血栓再通。下肢憋胀症状已明显好转,测量双下肢周径完全恢复一致,患者出院按医嘱继续巩固治疗。
病例点评:该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Ⅱ糖尿病患者,经过4周特色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疗法规范综合治疗后,右下肢股静脉血栓再通,下肢静脉淤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用量在4周内减了18单位/天,血糖仍旧平稳没有升高。我们们认为,这样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深静脉血栓的特色中药有直接的关系。
1、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保守治疗是一种全身用药,治疗静脉血栓形成是通过溶栓药物对血管内血栓的慢性渗透进而将血栓溶解,就像冰化成水一样。这种治疗,可以防止血栓的脱落引起肺栓塞。并且可使陈旧性静脉血栓得到很好的溶解再通。
2、发生糖尿病时,胰岛细胞一般损伤达到了30~50%,外源性胰岛素的应用会引起自身胰岛素抵抗形成进一步升高,外源胰岛素的用量因此而增加。该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在饮食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胰岛素减量,血糖未升高反而下降。这一结果说明患者发生糖尿病时,受损的胰岛细胞有可能是因胰腺供血不好,或胰腺供血血管内有微血栓形成而导致胰岛细胞供血减少,使胰岛细胞暂时处于休眠状态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而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疗法在溶通
下肢静脉血栓的同时,有效改善了胰岛细胞的供血状态,唤醒了休眠的胰岛细胞使之重新分泌胰岛素,加之外源胰岛素的补充,使得患者血糖平稳降低。这一治疗结果,不仅解除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还有效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 请专家帮忙--
- --请输入正确的信息,便于及时指导患者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