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诊断时容易与某些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肢体缺血性疾病等相混淆,临床上应予以注意诊断鉴别。与原发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主要有:
原发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静脉逆流性疾病,是由于下肢深静脉瓣膜游离缘松弛、下垂,瓣叶不能紧闭对合,使静脉血液完全向肢体远端深静脉逆流,引起深静脉压力增加,静脉管腔扩张,管壁变薄,使毛细血管充血,肢体处于长期水肿状态,淋巴管可继发阻塞,水肿组织纤维化使肢体肿胀更趋严重。持续深静脉高压和穿通支静脉关闭不全使深静脉血液逆流入浅静脉,引起大隐静脉继发性静脉曲张。下肢血液回流变慢和逆流,造成下肢血流郁滞,血液含氧量降低,毛细血管壁通盘性增加,红细胞渗至血管外,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含铁血黄素沉积于皮下,常致足靴区皮肤呈现棕黑色斑状色素沉着。局部组织因缺氧发生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易并发症疹样皮炎、淋巴管和溃疡等。
原发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多见于长期从事站立性工作和重体力劳动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不同,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久站后下肢沉重不适,浅静脉扩张或曲张,踝部轻度浮肿。中度:浅静脉明显曲张,伴有轻度皮肤色素沉着及皮下组织纤维化,下肢沉重感明显,踝部中度肿胀。重度:短时间活动后就出现小腿胀痛或沉重感,浮肿明显并累及小腿胫前静脉明显曲张,伴有广泛色素沉着、湿疹或溃疡(已愈合或活动期)。原发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抬高下肢后,患肢肿胀可以减轻或消退。静脉顺行造影显示:深静脉通畅、扩张;逆行造影时,造影剂通过瓣膜向肢体远侧深静脉倒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急骤,抬高患肢肿胀不消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期,因下肢深静脉瓣膜破坏,血流郁滞,也可出现下肢酸胀沉重胀痛疲累感以及继发的下肢浅静脉曲张,症状和体征与原发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十分相似,特别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较长的患者,发病时情况已记忆不清,深静脉血栓又已再通,更易混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多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浅静脉曲张范围较广,可涉及下腹壁。Perthes试验大都阳性,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部分或完全再通,形态不规则,瓣膜影消失。